大数据与会计专业(山西省品牌专业、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)
专业性质:三年制大专
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会计、审计及税务服务行业的会计类岗位(群),能够从事财税审计服务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考取证书: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试可以取得初级会计职称证书、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、1+x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、1+x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、1+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、1+x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
主要课程:
1.专业基础课程
主要包括:经济学原理、经济法基础、统计基础、会计基础、出纳业务操作、企业管理基础、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、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领域的内容。
2.专业核心课程
主要包括:企业财务会计、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、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、会计信息系统应用、企业内部控制、管理会计实务、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、财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内容。
就业面向:
就业面向中小型企业、会计中介机构、集团会计核算中心等行业的账务处理、纳税申报、成本核算、财务大数据分析、财务数字化管理等,从事企业会计核算、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助理、企业财务大数据分析、企业会计信息管理、企业税务管理等岗位工作。
培养模式:
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基于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,结合学院实际逐步形成“3431”人才培养模式。三段式是指“单项、综合、岗位”三段式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。具体实施的方式是:在第1-4学期,结合工作岗位进行单项学习,在学期末对各课程进行短期的岗位仿真实训;在第5-6学期,通过岗位实习,在不同工作岗位,体验企业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,使学生建立岗位意识,明确岗位职责划分,熟悉岗位工作任务。(2)四融合是指探索和实施“课、岗、证、赛”四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,将“职业标准”融合到“课程标准”中; 同时,围绕学生1+X职业能力考试和专业职称考试,将各类考试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;最终在专业核心课程中,逐步将教学、考试和技能竞赛融为一体。(3)三贯穿:课程思政贯穿教学过程始终;创业创新能力贯穿教学过程始终;技能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。(4)一综合:职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。